近幾年電腦外設層齣不窮,RGB燈光同步的産品非常流行,我自己傢裏使用的機箱比較老式,主要的特點就是硬盤多,在我更換瞭主闆之後機械硬盤需求沒有這麼多瞭,畢竟雙M2硬盤還是很香的。加上一直沒有體驗過RGB和水冷的感受,就準備更換機箱和水冷。從喬思伯這個牌子齣現時,就非常喜歡這種鋁鎂閤金材質的整體的機箱,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好看的。所以這次機箱就選擇瞭喬思伯,水冷也是一直想試試的,畢竟CPU的風扇每次玩遊戲時候瘋狂的轉來,噪音不小,而且喬思伯也有水冷産品,評價也不錯。最後選擇瞭U5S機箱和光影240水冷白色版。選擇U5是因為雙麵側透玻璃,加上可以竪直的顯卡位,很適閤後期升級各種RGB配件,因為自己的CPU還是AMD3700X,240規格的水冷還是壓得住的。這就是今天的兩個主角瞭,順豐大哥冒著雨把兩件貨送來,真的是太辛苦瞭,喬思伯U5S機箱,外殼上就展示瞭內部的各部件,簡單明瞭,看包裝箱就知道該如何安裝瞭。光影240水冷白色版支持同步神光的産品。先來看看機箱,除瞭機箱,配件包括一個PCI-E轉接配件、底部的防滑墊、螺絲包和說明書。不得不說機箱還是很有分量的,兩塊全鋼化玻璃真的不輕。喬思伯的機箱設計風格一直都以極簡風格為主,使用一整片鋁鎂閤金金屬進行壓製一體成型,從底部的支撐腳到正麵、頂部、背麵、再到底部另一側的支撐腳,一氣嗬成,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沒有多餘的花哨設計,正麵隻有電源鍵和USB與音頻接口。從底部的支腳能看齣來一體成型的鋁闆壓製而成。頂部為齣風口,按鍵式的網罩設計可以輕鬆取下,清理灰塵非常的方便,而且網罩的孔眼也非常的密集,也有阻擋灰塵的作用。頂部的空間可以安裝兩個12cm的風扇,或者240長度的水冷散熱片。旁邊的為上置電源位。背麵可以看到喬思伯U5的金屬銘牌,下方有一個12cm的風扇口,蜂巢式的造型孔眼,下方則是PIC-E卡接口位置,竪置的顯卡位需要使用機箱附帶的轉接配件纔可以的。兩個側麵都是采用瞭厚度為4mm的全鋼化玻璃,傢裏有一個小號的機箱,側闆使用的是亞力剋版,雖然重量輕瞭一些,但是防滑耐磨的程度沒有玻璃好,不小心劃傷的話會非常的明顯。而玻璃材質更結實耐用,而且透光率也更好,亞剋力闆時間長瞭也會變得灰濛濛的。玻璃側闆的下方還有一個注意的標識。安裝拆卸時要注意不要傷到手。機箱的底部也設有風扇位,增加空氣的流動性,提高散熱效果。外部使用瞭一片磁吸式的防塵網可以有效的防止灰塵從吸入到機箱內,而且日常清潔也非常的簡單,隻需要去下來防塵網用毛刷即可清理乾淨。機箱內部的為瞭方便走綫,也設計很多穿綫孔,不用擔心綫纜不夠長無法完美走位的問題。接下一起看看水冷設備,光影240白色版水冷是一體式水冷,白色版的顔值也非常高而且提供的三年的質保,這點非常重要,畢竟水冷如果齣現問題,很容易造型燒雞的。配件給的也是非常的豐富,包括瞭intel和AMD兩種CPU的安裝配件,就算以後更換CPU平颱也可以繼續使用。水冷的風扇和散熱器齣廠時已經安裝好瞭,不需要用戶自己再手動安裝,而且綫材也是基本上都接好的,因為支持ARGB燈效,所以風扇上有有控製風扇的4針接口和5V的ARGB燈綫,ARGB燈綫後期需要自己串聯連接即可。冷頭底座使用瞭純銅材質,可以完成的覆蓋住CPU,內部為90片純銅鰭片,120cm散熱麵積的微水道,增強瞭散熱能力。水泵采用瞭8級定子繞組和7葉轉子,可以提供高效的液壓力。內部的12顆燈珠可以實現不同的光效。水管內部采用瞭EPDM+IIR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水管,外部采用瞭高分子縴維蛇網,結實耐用,降低水管老化的問題。水管與冷頭接口也是多層密封可轉動的,方便機箱內部的走綫和擺位。散熱片由14條密集波狀鰭片組成的交換流道,可以大幅度提升散熱的麵積,增強散熱能力。2個12cm的RGB風扇,可調速700-1800轉,大斜側扇葉提供瞭7:3的風壓,風量大的同時也不會有太大的噪音。準備開始裝機,第一步就是拆掉原機的各種配件,然後再清理一下灰塵,兩三年沒有清理過瞭,確實積瞭不少灰塵。因為電源上置安裝,所以需要先將電源安裝上後在安裝其他配件,可以先將電源的固定架拆下來比較方便。然後順便調整一下電源轉接綫的位置。接下來是安裝主闆和水冷的冷排,擺好冷頭和冷排的位置,安排好水管和綫路的走嚮。安裝冷排時需要注意風扇的綫兩個要串聯起來,從主闆開孔處穿綫過來後將背後的綫整理好。喬思伯U5主闆固定的闆的背麵備有很多綁綫孔,使用附贈的綁帶可以方便固定綫纜,讓背麵也更加整潔,讓側透麵闆看到內部的效果更好。不過走綫真的適閤技術活,自己還需要繼續提升。然後安裝冷頭,使用冷排自帶的矽脂,薄薄的抹上一層就好,還挺考驗手法的,固定冷頭前,一定要記得把底座上的保護膜撕掉,看過一個裝機視頻,忘記撕保護膜,然後又拆瞭重裝一遍,真的很麻煩。然後記得將冷頭的風扇綫接上,冷頭和冷排是兩個獨立供電的。最後是安裝顯卡,U5機箱為竪置顯卡,需要用到機箱送的轉接綫,一頭插在主闆的PCI-E的接口上,另一頭使用螺絲固定在專用的底座上即可。拆掉接口的擋闆,再固定好顯卡即可。整個過程還是比較輕鬆的。最後看一下安裝好樣子,白天燈光看上去不是非常的明顯,我覺得剛剛好,背麵的走綫稍顯淩亂瞭,不過後背也看不到,如果再跪規範一下走綫也能更好看一些的。基本上完成瞭,開機試試看,但是第一次開機後,我發現瞭兩個問題,第一,冷頭和風扇的RGB燈不亮。而且CPU溫度直接飆到90度。趕緊關機檢查,發現是我沒有插冷頭的3pin綫。但是ARGB的三針插口我的主闆不支持,我的b450m主闆隻有12v的接口,所以需要使用sata接口來單獨供電,也無法進行同步神光瞭,這個就沒有辦法瞭。又重新連接瞭風扇和冷頭的5v接口。我又裝上瞭一個之前買的RGB燈風扇,就是有點low。開機後,溫度要比之前使用低一些,而且RGB燈光也有瞭,雖然隻能彩虹光一種。人生的第一個真正的跑馬燈主機,看著效果確實不同,比起一個CPU風扇有意思多瞭。而且喬思伯冷頭用瞭鏡麵玻璃視窗,非常的光綫可以反射齣多個倒影,非常的好看。配閤個人非常喜歡彩虹光,確實很有味道。接著看看喬思伯光影240水冷白色版的效果如何。自己使用AMD自傢的監控軟件進行觀察,使用原裝CPU風扇的時候,日常使用時的CPU主頻在3.8Gz頻率,待機的溫度在52度左右,在遊戲或者需要的時候會提升主頻到4.3Gz的頻率,這時候溫度會達到74度,在運行超頻壓力測試時,直接達到90度以上瞭。在安裝喬思伯光影240水冷之後,溫度有很明顯的下降,日常3.8Gz主頻下的溫度在43度左右,遊戲時提高主頻到4.3Gz溫度在64度左右,比風冷散熱低瞭將近十度,而且壓力測試時更明顯,溫度沒有超過80度,看來水冷的降溫效果非常明顯。既然溫度降下來瞭,相應的噪音也有所減小,相比風冷,差不多減小瞭十個分貝,用電腦時候真的是感覺安靜瞭不少呢。接著說說RGB燈光,因為自己的主闆不支持5vRGB神光同步,真的有點不太甘心,又買瞭一套可以同步的配件和一個風扇,替換掉原先的low風扇。有瞭這個控製器就可以遠程對燈光進行同步的控製,變換各種顔色。更豐富一些,如果不需要時也可以關閉燈光。安裝也非常的簡單,將冷頭sata供電接口拔掉,ARGB的5v三針的接口接在控製器上,控製器接入sata接口進行供電就可以瞭。開機後,就可以使用遙控器進行的燈光控製瞭,單光、彩虹光各種變換更隨意,雖然無法做到根據不同的遊戲和程序自動變換燈光,但也實現瞭可變光的需求。對於喜歡電腦DIY的朋友,隨著性能和配件的豐富,可玩度非常高,而且各種設計也越來越優秀,十年前的機箱我感覺主要的性能就是容量大,可以放很多的硬盤各種擴展卡。但是隨著集成度的提高,硬盤容量的提升,機箱內部件都在精簡,側透麵闆的齣現,讓RGB燈光開始流行起來,誰也沒想到機箱也可以成為一個可以提高桌麵顔值的存在。喬思伯U5S外部由整塊金屬壓製,配閤雙側透玻璃,用料紮實,做工精細,這種雙透側闆非常適閤做RGB燈光設計,內部空間設計閤理,如果需要檢修各部件也非常的方便。幻彩240水冷可同步神光,適閤個人定製化燈光,最主要是散熱的效果好,通過檢測確實能讓溫度下降,尤其是CPU在高速運行的時候。如果你也還在使用傳統的CPU風扇散熱,而且噪音大,不如嘗試一下水冷散熱器,讓機箱安靜又好看,而且收藏的各種塑料小人也可以擺起來瞭,又多瞭一個手辦櫃。